植物提取物(Plant Extracts)是指以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手段分离、纯化植物原料中的某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为目的而形成的以生物小分子和高分子为主体的植物产品,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植物药、食品添加剂、功能食品、日用化学品、植物源农药兽药等生产领域。
全世界生产的化学药中,有25%最初来源于植物,最著名的有阿司匹林、奎宁、毛地黄、长春花碱和泰素等,其中仅施贵宝(BMS)公司生产销售的泰素在全球的年销售额就已超过10亿美元。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为世界各国提供药用、食用、日用等原料的同时,也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产业。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对疾病的关注已经由单纯的治疗转向预防。在新的医学模式影响下,具备功能性或活性的植物提取物产品备受青睐。
目前,植物提取物产业发展越来越快,发展的速度已经超过药品发展速度,成为独立的新兴行业,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
在国际医药市场上,天然药物已突破30%的市场份额,年销售额高达近500亿美元,全球中草药销量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全球天然药物每年的贸易额高达600亿美元,天然药物的原料供应商主要为中国、印度和巴西,国际天然药物市场正迅速扩大。据统计,2010年全球草药和植物产品的市场销售已经达到1000亿美元。
在植物提取物方面,随着世界范围内植物提取物市场的崛起,中国的植物提取业正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战略型支柱产业。自2007年以来,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市场销售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5.95%,2011年销售收入达到85.60亿元。
出口是推动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目前,出口已占该行业总收入的80%以上。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监测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植提物出口额达11.3亿美元,同比增加47%,成为中药出口第一个超过10亿美元的商品类别,行业出口数量为4.2万吨,同比增加14.9%;出口平均价格为26.8美元/公斤,同比增加28.2%。
目前,我国生产的植物提取物主要出口市场包括亚洲的日本和韩国、欧洲及北美市场。
在亚洲市场,2011年我国植物提取物对亚洲地区的出口额为4.4亿美元,占比高达39.4%,出口额同比增长18.8%。其中,日本和东盟地区是亚洲的主要出口市场。
欧洲作为全球最大的植物药市场,以植物提取物为原料的产品备受当地消费者的青睐。2011年,我国植物提取物对欧盟出口额为2.9亿美元,同比增长63.2%,出口数量1.1万吨,同比增长15.1%,出口平均价格同比增长41.8%,呈现量价齐升的良好局面。对欧植物提取物出口的主要国家是西班牙、德国、法国和英国。
欧洲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植物药市场,占全球植物药市场的45%,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妆品、保健食品的市场与生产研发中心。1995年以来,欧洲的植物提取物市场增长幅度比较大,多数国家的年增长率都在10%以上,英国、荷兰等国家甚至高达16%。
北美市场(以美国为主)是我国植物提取物最重要的出口市场,多年排在植物提取物出口第一的位置,同时美国也是全球医药保健用植物提取物风向标,市场需求的增减会直接影响到全球其他市场的变化。2011年,我植物提取物对美国出口1.8亿美元,同比增加54%;出口数量8050吨,同比增加32%。
据统计,美国天然与传统健康业相关产品销售额达260亿美元,仅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剂销售额就达51亿美元。目前,我国对美国出口的植物提取物占总出口量的20%-30%,主要品种为银杏、贯叶莲翘、大豆、人参等。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11年,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共有1402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6家;行业实现销售额85.60亿元,实现产品销售利润18.47亿元,利润总计24.23亿元。同年,该行业工业总产值和行业销售收入分别为103.51亿元和85.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9.22%和23.22%,均为近年来最高水平。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回归自然的理念日益增强,食品、医药、保健品和化妆品等日益趋向“绿色”,天然、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将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前瞻产业研究院植物提取物行业研究员向君预计,到2012年,我国植物提取物销售收入有望突破100亿元。
植物提取物的主要原材料来源于野生或人工培育的植物,行业的发展与植物物种的保护与发展息息相关。
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资料显示,我国野生植物种类丰富,拥有高等植物3万多种,约占世界总数的10%,居世界第3位,是栽培作物的重要起源中心之一。
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人类对植物的直接或间接需求量急剧增加,同时,因受到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植被生长繁育的土地及环境遭到大肆破坏,植物生存形势日益恶化。数据显示,当前我国野生植物物种约有6000种正遭受生存威胁,其中超过104种植物处于濒危状况。
近年来,我国野生植物资源经济储量日益减少,而人工种植业起步晚、规模小,种植技术和管理较为粗放,只注重提高生物量,忽视对有效植物的增量培育。同时,用于植物提取物新品种筛选的样品资源库少而分散,导致我国植物提取物新品种筛选工作进展缓慢,这些都已成为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发展的瓶颈。
受环境污染的影响,我国植物遭受污染的情况日益严峻,重金属、农药残留等直接危及我国植物提取物的品质,导致我国植物提取物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目前,我国植物提取物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挑战主要来自于安全性检测。近年来,欧盟、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已陆续加强对健康产品的认证。
植物提取物主要用于食品饮料、保健品等与生命健康直接相关的行业,因此,对植物提取物产品进行质量控制是整个产业链条的核心环节,原料、半成品、成品均面临严格的监控。植物提取物产品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定量检查和限量检查。定量检查是指对目的有效物质的含量检测,限量检查项目则包括对植物源或植物提取物的杂质、水分、灰分、重金属、农药残留、微生物等方面的检测。
在植物提取物行业,对目的有效物质的分离纯化及对有害物质的检测,是该行业主题产业链的关键技术,这些指标直接影响着该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及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2011-2015年中国植物提取物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2012版)》显示,目前,我国植物提取物企业多沿用传统的分离、纯化工艺技术,BOYU官方 博鱼普遍存在提取时间长、有效成本提取率低、溶媒耗量大、BOYU官方 博鱼生产效率低等问题,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极易破坏有效成分尤其是热敏性物质,得到的产品收率不高,纯度不高,难以保证产品质量,以至于我国目前仍以原料出口为主。
前瞻产业研究院植物提取物行业研究员向君指出,由于当前我国出口主要以初级产品为主,深加工程度低,利润空间有限,缺乏市场竞争力,未来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须努力延长产业链,向终端产品如植物药、保健食品、化妆品等方面发展,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利润水平。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2023年中国植物提取物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分析出口额占行业总收入近80%【组图】
重磅!2023年中国及31省市植物提取物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大力支持植物提取物全产业链发展
【投资视角】启示2023:中国植物提取物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附投融资汇总和兼并重组等)
2023年中国植物提取物行业标准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标准建设不断完善【组图】
【行业深度】洞察2023:中国植物提取物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竞争格局、竞争状态总结等)
访问博鱼boyu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