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制备化妆品用的植物提取液的方法一般包括:粉碎,提取,过滤,浓缩,树脂吸附,溶剂解吸,浓缩除去溶剂,多元醇-水复溶,过滤,灭菌,这样的工艺处理步骤长,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和转移率低,生产周期长,设备投入多,能耗大,生产成本高,并使用大量有机试剂造成生产的安全隐患以及产品中可能的溶剂残留对皮肤产生刺激。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提取装置及其植物提取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提取装置,包括罐体、顶盖和下开盖,所述顶盖和下开盖分别设置于罐体的顶部和底部,其中,所述罐体内侧壁以及下开盖的内侧均设有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陶瓷膜层和碳纤维层,所述陶瓷膜层的剖面呈直线形,所述碳纤维层的剖面呈折线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陶瓷膜层由附着于罐体内侧壁以及架设于罐体底部的第一多孔支撑层固载。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碳纤维层由设置于第一多孔支撑层内侧的第二多孔支撑层固载。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开盖的底部连通有排液管。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排液管还与一循环泵通过导管相连通,所述循环泵上设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延伸至罐体顶部内。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罐体的外侧壁设有加热套,所述加热套设置有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顶盖上设有压缩空气进口、惰性气体进口、溶剂进口、药材进口和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设有延伸至罐体内的搅拌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碳纤维的来源为木材或椰壳,所述陶瓷膜的孔径为0.1~0.45μ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多孔支撑层和第二多孔支撑层的端部嵌套有密封圈。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前述植物提取装置的植物提取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关闭出液口,从药材进口加入药材粉末,从溶剂进口加入溶剂,关闭药材进口和溶剂进口,依次开启电动机、接通导管、接通回流管上的阀门、开启循环泵,形成搅拌和循环提取,吸附;提取结束后关闭电动机、断开导管,断开回流管、关闭循环泵,开启下开盖,放出药渣和提取液;关闭下开盖后,从溶剂进口加入解吸溶剂,然后关闭溶剂进口,通过蒸汽入口通入蒸汽加热,依次开启电动机、接通导管、接通回流罐、开启循环泵,形成搅拌和循环,进行解吸和微滤,同时开启惰性气体进口通入惰性气体保护活性成分,解吸结束后关闭电动机、断开回流管、断开导管、关闭循环泵、关闭惰性气体进口,开启出液口收集制备液,同时开启压缩空气进口,排压尽罐内的料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提取、吸附同步进行,提取的过程中活性成分及时转移至活性炭纤维中,使提取液和药材之间一直保持相对较高的浓度差,提取率高,并减少溶剂的使用量;2、有效成分的保留好,提取过程常温进行,有效成分不会分解变化,解吸过程中用惰性气体进行保护,减少氧化等反应的发生;3、不使用易燃易爆或有毒试剂,节能、环保、生产安全,同时也避免最终产品夹带相关试剂残留,危害皮肤;4、解吸和过滤、除菌同步进行,精制效率高;5、工艺步骤短,只需3步即可完成制备,大大缩短工艺周期,提高生产效率;6、设备简单,只要一台设备即实现产品的制备,大大节约了成本和空间;7、产品美观,所得的产品颜色浅,稳定,适合化妆品中添加使用;8、产品功效明显,具有显著的抗刺激效果;9、得到的护肤和洗涤配方稳定,美观,易于使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罐体;2、顶盖;3、下开盖;4、陶瓷膜层;5、碳纤维层;61、第一多孔支撑层;62、第二多孔支撑层;7、排液管;8、导管;9、循环泵;10、回流管;11、加热套;111、蒸汽入口;112、蒸汽出口;12、密封圈;21、惰性气体进口;22、压缩空气进口;23、溶剂进口;24、电动机;25、药材进口;26、搅拌桨;71、出液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植物提取装置,包括罐体1、顶盖2和下开盖3,顶盖2和下开盖3分别设置于罐体1的顶部和底部,其中,罐体1内侧壁以及下开盖的内侧均设有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陶瓷膜层4和碳纤维层5,陶瓷膜层4的剖面呈直线的剖面呈折线由附着于罐体内侧壁以及架设于罐体底部的第一多孔支撑层61固载,碳纤维层5由设置于第一多孔支撑层61内侧的第二多孔支撑层62固载,第一多孔支撑层61和第二多孔支撑层62的端部还嵌套有密封圈12。下开盖3的底部连通有排液管7,排液管7还与一循环泵9通过导管8相连通,循环泵上设有回流管10,回流管10延伸至罐体1顶部内,排液管7的端部为出液口71。罐体1的外侧壁设有加热套11,加热套11设置有蒸汽入口111和蒸汽出口112。顶盖2上设有惰性气体进口21、压缩空气进口22、溶剂进口23、电动机24和药材进口25,电动机24的底部设有延伸至罐体1内的搅拌桨26。罐体与第一多孔支撑层之间留有10~20mm的间隙,用于料液透过后的回流,第一多孔支撑层由两块3~4mm厚的不锈钢孔板组成,填充有厚度为5~10mm的微孔陶瓷膜,用于对陶瓷膜层的支撑和透过,第二多孔支撑层设置于第一多孔支撑层的内侧,由一块厚度为3~4mm的不锈钢折叠孔板组成,内表面附着有厚度为2~4mm碳纤维层,不锈钢折叠孔板可以横向折叠,也可以竖向折叠。在罐体内以及底盖和罐体间设密封圈,用于密封,使料液能依次透过碳纤维层和陶瓷膜层,而不从其他间隙通过。操作时,关闭出液口,从药材进口加入药材粉末,从溶剂进口加入溶剂,关闭药材进口和溶剂进口,依次开启电动机、导管上的阀门、回流管上的阀门、循环泵,形成搅拌和循环提取,吸附,提取结束后关闭电动机、导管上的阀门,回流管上的阀门、循环泵,开启下开盖,放出药渣和提取液;关闭下开盖后,从溶剂进口加入解吸溶剂,然后关闭溶剂进口,通过蒸汽入口通入蒸汽加热,依次开启电动机、导管上的阀门、回流管上的阀门、循环泵,形成搅拌和循环,进行解吸和微滤,同时开启惰性气体进口通入惰性气体保护活性成分,解吸结束后关闭电动机、回流管上的阀门、导管上的阀门、循环泵、惰性气体进口,开启出液口收集制备液,同时开启压缩空气进口,排压尽罐内的料液。提取时活性物从药材进入溶剂后即被活性炭纤维吸附,解吸时活性炭纤维中吸附的活性物进入溶剂后通过循环进行微滤,达到解吸、过滤、除菌同步进行的效果。实施例1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龙胆抗刺激因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龙胆草粉碎至80目,置于前述的植物提取装置中,加入5倍水进行提取,时间为1.5h,搅拌速度为400转/min,循环速率为5次/h,BOYU官方 博鱼提取结束将提取液和药渣一并放出,加入4倍量的50wt%的丙二醇水溶液,于95℃解吸3h,搅拌速度为500转/min,循环速率为8次/h,期间通入2倍液体量/h的氮气,解吸过程结束后通入压缩空气使提取液全部流出,即得。实施例2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龙胆抗刺激因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龙胆草粉碎至20目,置于前述的植物提取装置中,加入3倍水进行提取,时间为3h,搅拌速度为100转/min,循环速率为3次/h,提取结束将提取液和药渣一并放出,加入2倍量的30wt%的丙二醇水溶液,于70℃解吸1.5h,搅拌速度为300转/min,循环速率为5次/h,期间通入4倍液体量/h的氦气,解吸过程结束后通入压缩空气使提取液全部流出,即得。实施例3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龙胆抗刺激因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龙胆草粉碎至40目,置于前述的植物提取装置中,加入4倍水进行提取,时间为2h,搅拌速度为300转/min,循环速率为4次/h,提取结束将提取液和药渣一并放出,加入3倍量的80%的丙二醇水溶液,于80℃解吸2h,搅拌速度为400转/min,循环速率为6次/h,期间通入3倍液体量/h的氮气,解吸过程结束后通入压缩空气使提取液全部流出,即得。对比例1将龙胆草粉碎至20目,用5倍量50%的乙醇提取6h,重复4次,合并提取液,浓缩至龙胆苦苷含量0.6%,过d101大孔树脂,用10倍树脂量的30%的乙醇洗脱,即得。对比例2将龙胆草粉碎至20目,用5倍量50%的丙二醇于95℃提取3h,过滤,4℃老化过夜,过滤,灭菌,即得。表1: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的龙胆抗刺激因子的理化测试结果对照实验方法龙胆苦苷提取率%总活性物提取率%稳定性*工艺周期实施例179.277.39个月6h实施例276.075.910个月6h实施例377.875.510个月6h对比例140.221.37个月40h对比例255.460.60.5个月19h*稳定性考察条件:4℃、48℃、常温光照、-18~48℃交替,考察的指标为颜色、澄明度、ph值、气味。由表1可知,本方案的制备方法能较大的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提高稳定性,大幅缩短工艺周期和成本。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当前第1页12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探索新型氧化还原酶结构-功能关系,BOYU官方 博鱼电催化反应机制 2.酶电催化导向的酶分子改造 3.纳米材料、生物功能多肽对酶-电极体系的影响4. 生物电化学传感和生物电合成体系的设计与应用。
1.高分子材料的共混与复合 2.涉及材料功能化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高分子热稳定剂的研发
高分子生物材料与生物传感器,包括抗菌/抗污高分子材料、生物基高分子材料、超分子水凝胶、蛋白质材料的合成与自组装、等离子体聚合功能薄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谱(SPR)、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生物传感器等。
1. 晶面可控氧化铝、碳基载体及催化剂等高性能、新结构催化材料研究 2. 乙烯环氧化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 3. 低碳不饱和烯烃的选择性氧化催化剂及工业技术开发
1. 加氢精制 2. 选择加氢 3. 加氢脱氧 4. 介孔及介微孔分子筛合成及催化应用
访问博鱼boyu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