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蒙牛集团应邀参加了第九届中国特殊食品大会,大会期间,蒙牛承办了 “乳制品营养健康创新论坛”,并发布了降血糖植提组合物研究重磅成果。
蒙牛集团副总裁、全球研发创新中心营养科学研究院负责人张旭光博士出席了本次大会。他表示,营养健康行业步入升级新阶段,重点在于强化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对接,加速技术成果商业化,提升市场认可度。构建完善的技术市场转化机制,通过深入消费者洞察引导技术创新,紧跟市场动态和技术趋势,精准规划并实施研发创新活动,是营养健康行业新质生产力落地转化的关键。
在本次大会乳制品营养健康创新论坛上,蒙牛重磅发布了降血糖植提组合物研究成果。该成果由北大医学-蒙牛集团营养与代谢健康联合实验室研究发现,有望实现靶向菌源酶精准干预代谢性疾病0到1的突破,开启肠道菌群精准营养干预血糖健康的新时代。
肠道微生物作为连接人体内外环境的桥梁,已被证明在多种人类代谢性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2023年8月4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姜长涛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刊Science杂志发表重磅研究论文,首次提出了肠道菌源宿主同工酶(Microbial-host-isozyme,MHI)新概念,并发现菌源宿主同工酶在肠道中广泛存在,能够有效模拟宿主酶的功能,并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菌源二肽基肽酶4 (DPP4) 是最新研究发现的MHI,可以在肠屏障损伤条件下进入肠组织,降解宿主活性GLP-1,诱导糖耐量异常。作为全新的菌源同工酶,菌源DPP4在宿主血糖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成为降糖新靶点的潜力。
2023年9月,蒙牛和北大医学部合作共建“北大医学-蒙牛集团营养与代谢健康联合实验室”,依托该联合实验室开展基于血糖调控新靶点的降血糖新型原料的筛选和验证研究。基于蒙牛植物成分数据库,筛选具有菌源DPP4抑制作用的新原料,对抑制菌源DPP4的新原料进行酶活、菌株及混菌等多水平活性评价,并验证候选原料对高血糖小鼠糖耐量相关指标的影响。利用菌源DPP4抑制剂高通量筛选体系,目前已累计完成400+种植物提取物原料对于菌源DPP4活性抑制作用的检测,通过进一步活性复筛和IC50检测发现包含青钱柳在内的50+原料对菌源DPP4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部分原料可作为强效多水平菌源DPP4抑制剂,确定1种包含青钱柳提取物和苦瓜提取物等植物提取物组合具有明显的菌源DPP4抑制作用,并通过动物实验验证此植物提取物组合的降血糖效果。
蒙牛作为中国乳业“国家队”,始终致力于营养健康食品的研发与创新。此次降血糖植提组合物研究成果的发布,不仅彰显了蒙牛在科研创新方面的深厚底蕴,也体现了其对社会健康事业的积极贡献。
蒙牛独家支持的乳制品营养健康创新论坛于10月16日下午举办,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姜长涛教授、四川大学何方教授、华南理工大学任娇艳教授、中山大学朱惠莲教授、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李进军主任等5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代谢疾病干预的新路径、营养型酸奶到益生型酸奶的演化及科学证据的积累、功能性肽与精准营养、预防老年人肌肉衰减的蛋白质需要、基于全消化道仿生技术的乳制品研究等话题开展学术探讨和深度交流。
蒙牛全球研发创新中心临床营养专家逄金柱博士、益生菌专家毛跃建博士,蒙牛雅士利研发中心负责人刘正冬和叶兴旺博士也受邀参加本次大会,分别分享了《乳+植物提取物降糖营养新策略》《益生菌:行业挑战即创新机遇》《蒙牛母乳研究的研发历程》《儿童成长营养解决方案与临床实证》报告,从功能原料筛选、益生菌研发创新的挑战与机遇、母乳研究、调制乳粉临床实证等多个维度展示蒙牛的科研成果。
蒙牛集团不断探索新的生物技术,提升乳品的生产效率和品质。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蒙牛积极采取行动,从减少碳排放到推广可持续农业,再到支持社区发展,全面展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以科技赋能健康,蒙牛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营养健康解决方案。
未来,蒙牛将继续坚持 “以消费者为中心” 的理念,不断创新和改进产品,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强大的实力,为人们的健康生活筑起坚固的防线。博鱼网站 BOYU博鱼网站 BOYU
访问博鱼boyu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