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提取物是以植物为原料,按照提取产品用途的需要,经过物理、化学提取、分离工序,定向获取和浓集植物中的某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且不改变其有效成分结构,最终所形成的产品。
植物提取物行业是营养健康产业链上游的关键一环,植物提取物是重要的中间体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调味品、医药、保健品、营养补充剂、化妆品、饲料添加剂BOYU官方 博鱼等行业。
作为龙头企业晨光生物可以很大程度上展现2023年原料企业的发展状况。晨光生物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69亿元,同比增长13.68%,净利润2.99亿元,同比增长24.23%。
目前晨光生物已成为国内植物提取行业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已有辣椒红、辣椒精、叶黄素三大主力产品位居世界第一或前列,甜菊糖苷、花椒提取物、姜黄素、葡萄籽提取物、番茄红素、迷迭香提取物等梯队产品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阶段。
晨光生物表示,叶黄素价格在二季度触底企稳,公司在控制销售节奏的同时积极优化销售结构,饲料级叶黄素销量同比下降约70%,食品级叶黄素销量同比增长超110%;公司积极布局叶黄素资源,可销售货源充足,为销量恢复奠定良好基础。
营养药用类产品延续良好发展势头:水飞蓟素、姜黄素产品快速发展,开设投建专用生产线;番茄红素产品紧密围绕客户需求,继续拓宽应用范围。
据了解,晨光生物是植物提取行业中少数覆盖全产业链的企业,具有“种植、采购、生产、研发、销售”一体化经营优势,以及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公告显示,对于植物提取物中的大单品,晨光生物主要产品的成本低于同行5%-10%。
晨光生物表示,中国是近年全球营养健康食品行业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但我国消费者BOYU官方 博鱼的意识和习惯尚未完全建立,人均销售额及渗透率较低,未来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保健品行业的蓬勃发展将拉动营养类植物提取物的需求快速增长。
同时,晨光生物也涉足了保健食品业务。公司表示,报告期内保健食品业务积极开展对外合作,持续扩大产品销量,实现销售收入 7000 多万,同比增长超 60%;中药配方颗粒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两款产品成功备案。
除了晨光生物外,深交所上市企业莱茵生物和北交所上市企业欧康医药也是植物提取行业的主要上市公司。
莱茵生物主要从事天然健康产品的生产经营业务,持续专注植物功能性成分提取领域。公司已成功研究开发出300多个标准化植物提取产品,产品包含罗汉果提取物、甜叶菊提取物、工业提取、茶叶提取物及其他保健护肤提取物。
与2022年营收净利双增的情况不同,莱茵生物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12亿元,同比下降20.19%;净利润3620 万元,同比下降72.85%。莱茵生物认为业绩下滑主要原因为,全球消费预期转弱,导致下游消费市场需求增速阶段性放缓,同时由于行业短期库存水平调整的影响,造成了主要产品价格承压,毛利率水平受到较大幅度的影响,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其中,天然甜味剂业务同比下降23.15%;茶叶提取物微降;其他植物提取物同比增长20.17%。莱茵生物表示,在国家政策支持、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等因素驱动下,植物提取行业前景广阔,特别是“替抗”的应用需求,为公司业绩增长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公司已在宠物、 动物营养饲料等应用场景进行了前瞻性布局,并与国内头部企业建立了紧密联系,未来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进一步带动公司业绩增长。
欧康医药主要从事植物提取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专注于槐米类、枳实类的维生素P类化合物提纯、合成与纵深开发及运用,槐米类产品主要包含槲皮素、芦丁、鼠李糖;枳实类主要包含地奥司明、橙皮苷、枳实黄酮。
欧康医药2022年营收2.69亿元,同比下降10.44%;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366.26万元,同比下降19.69%。2023年上半年情况同样没有好转,营收和净利分别为1.12亿元和1025万元同比下降27.01%和60.98%。
2023年上半年,槲皮素销售价格同比下降 48.77%,营业收入下降 65.03%,导致槐米系列产品下降 41.25%;橙皮苷销售量较去年同期下降 87.53%,致橙皮苷营业收入下降 81.93%;黄连素颗粒类销量增长 182.05%,营业收入增长 179.89%,导致综合系列产品收入增长。
从财报表述中不难发现,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原因是槲皮素收入大幅下降65.03%以及无序竞争带来的利润空间下降所致。不过,欧康医药也表示,其他主要产品带来的营销收入和利润是增长的,如芦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216.13%、黄连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178.89%,相应也带来利润增长。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植提行业目前的仍然存在市场分散,对下游议价能力弱的问题。
近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植物提取行业逐渐向着工业化发展。植物提取物在国内外均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根据Markets and Markets相关统计数据,预计到2025年全球植物提取物市场规模将达到594亿美元。
植物提取行业最终的消费量主要与具备消费能力的人口数量有关。中国因人口基数大、经济发展快,是过去20年需求增长最快、最多的市场。晨光生物总结了业绩增长的七大外部因素:
6、营养类植物提取物作为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的重要原料,发展前景持续向好;
尽管植物提取物行业快速发展,生产经营企业多,市场竞争激烈,但仍存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天然提取与人工合成并存,高新技术企业与小作坊并存的问题,行业集中度低。
2022年10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联合农业农村部等单位就《植物提取物生产工艺技术规范》 向社会启动意见征求,旨在建立一项满足我国植物提取物生产工艺特点的技术规范指导标准,在质量控制目标和技术手段上与国际接轨,适应我国大部分植物提取物企业技术能力的生产技术规范标准。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植提类标准中国标主要是添加剂标准、团标占据了较大比例,引领规范作用不言而喻。
庶正康讯资深申报专家汪称称表示,植物提取物的质量受产地、工艺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行业需要依靠品质、技术驱动良性发展,规范植物提取物标准是推进植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我国的标准体系运⾏中,国家标准、⾏业标准主要起到了“保底线”,但是底线是无法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团体标准定位为“拉高线”,团体标准符合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高质量的产品和团体标准的结合必然会在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引领性、和支撑性的作用。
访问博鱼boyu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