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传林 骆端端)位于咸宁市的湖北科技学院7日举行非遗作品展示活动,传统天然染色技艺、竹编技艺等一批鄂南非遗项目亮相,吸引了众多师生沉浸式体验参观。
启动仪式上,举行了汉服秀、古琴演奏、赤壁青砖茶茶艺等非遗文化表演。仪式结束后,与会嘉宾和学校师生共同参观了该校草木知音工作坊和布谷鸟非遗工坊分别带来的《草木染技艺作品展》《“指尖艺术—荆楚竹韵传匠心”竹编作品展》,并现场体验了天然植物染色技艺。
咸宁是著名的楠竹之乡。布谷鸟非遗工坊是由湖北科技学院师生团队共同打造的非遗文创平台,致力于提升学生竹编技艺和创新能力,活化非遗技能、博鱼网站 BOYU传承中华文化、转化创新成果。
该项目负责人、湖北科技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柳燕子介绍,团队将传统手工艺融入劳动教育课程,成为文创产品、课程材料,实现对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打造,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大大改善了非遗手艺人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既实现了商业化价值、又促进非遗的活化与传承,也极大推动“以竹代塑”政策在咸宁落地。
草木染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特色技艺,提取大自然草木的根、叶、果作为染色素,是一种环保健康的植物染料,属于非遗传统的技艺项目。博鱼网站 BOYU活动现场,各种色彩独特的丝巾、抱枕、装饰画等文创产品吸引了师生驻足观看。不少学生还亲自动手,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为自己或家人染上一件中意的小礼品。
“草木有灵,布上生辉。每一缕色彩,都是诗和远方。”湖北科技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赵爱新介绍,植物染色就是从大自然植物当中的根、茎、花、果、叶等不同的部位提取出色素,然后染到纺织品上的一项非遗技艺。该校草木知音(工作坊)研究的草木染主要以咸宁特产青砖茶(储藏不当的砖茶与过期的废弃茶)为颜料来提取色素,然后进行染色,不使用任何添加固色素。相比工业原料,更加环保、健康,无公害。
湖北科技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阵地,长期以来,该校深入挖掘并传承鄂南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古老的非遗技艺和智慧入校园、进课堂、上舞台,焕发新生。此次活动旨在活跃与繁荣校园文化,赋予传统技艺以新的生命力,让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年学子心中、手中“活起来,传下去”。(完)
访问博鱼boyu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