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提取行业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朝阳行业,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回归自然的理念不断增强,食品、医药、保健品和化妆品等日益趋向绿色、天然、无污染的产品,植物提取物在国内外均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
植物提取行业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朝阳行业,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回归自然的理念不断增强,食品、医药、保健品和化妆品等日益趋向绿色、天然、无污染的产品,植物提取物在国内外均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
植物提取物(Plant extracts)指采用适当的溶剂或方法,从植物(植物全部或者某一部分)为原料提取或加工而成的物质。植物提取物是重要的天然产品,其应用涵盖医药、保健品、食品饮料、调味品、膳食补充剂、化妆品及饲料添加剂等多个领域。
植物提取物行业源于传统中草药行业,产业链延伸至多个领域,上游主要包括自主研发植物提取成套设备及原材料种植,中游主要包括提取及深加工,下游为终端产品的销售,涵盖食品饮料、医药、化妆品等各个领域。
具体分析产业链各环节情况,植物提取物上游主要为植物原材料领域和植物提取物生产检验设备,其中植物原材料领域直接影响植物提取物行业发展,上游成本结构中原材料成本占比超过90%,行业发展受到原材料价格影响十分巨大,行业对上游原材料议价能力较低,当上游植物原材料出现短缺或价格波动时,植物提取物行业会受到极大影响。相较而言,植物提取物行业对制取设备议价能力则相对较强,由于植物提取物设备制造厂商较多,因此行业产品选择余地较大,可选择范围较广,买家优势较为明显。
植物提取物是下游各行业产品生产的重要原材料,如医药、化妆品、食品饮料等各个行业都或多或少会使用到植物提取物,因此某一单一市场波动对植物提取物带来的影响较小,植物提取物对下业议价能力较强。同时,随着植物提取的范围增多,其在下游应用的领域也在不断拓宽,而下游对植物提取物的需求则会因此提升。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天然植物提取的关注度增加,植物提取物的市场需求或将迎来较大增长,从而对行业发展带来较大利好。
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受到传统的中医药文化影响,具备独特的发展优势。同时,随着全球植物提取物需求的迅速增长,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呈现增长态势。
植物提取物作为大健康产品原料,被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原料药等与公众营养健康息息相关的行业,近年来,出于提升国民身体素质的目的,国家政府针对保健食品、原料药品等领域出台了多项政策,也促进植提行业的规范发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指出,“重点研究开发主要农产品和农林特产资源精深及清洁生态型加工技术”。受益于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植物提取行业未来发展可期。
国民健康与食品安全息息相关,随着植物提取物在保健食品、药品行业渗透率的逐渐上升,休闲食品安全与国民健康的关联也日益紧密。2019年7月10日,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2030年的全国健康目标进行设定,以及相关工作的安排。《纲要》提出未来将进一步完善健康的制度体系,其中包括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也将对包括植物提取物加工在内的行业卫生安全进行更加高标准的规范,从而推动行业的良性发展。
植物提取物丰富多样,目前进入工业提取的品种已达300多种。植物提取物是重要的中间体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调味品、医药、保健品、营养补充剂、化妆品、饲料添加剂等行业。
药食同源是中国大健康行业的文化传承,植物中的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调节机体功能、治疗疾病、增强体质的功效,有着广泛的市场基础。现代营养学、预防医学等学科的发展,促进了营养类植物提取物在全球范围得到普及,成为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的重要原料。医药、保健品、化妆品有望成为植物提取物最大的应用领域。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数据显示,我国作为全球主要的植物提取物出口国,近年来植物提取物出口额不断攀升,在2018年创下165.76亿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7.79%。而2019年因受到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全年植物提取物出口额166.04亿元,同比仅增长0.19%。2020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同时激发了消费者对天然来源的植物提取物的需求,2020年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9.6万吨,同比增长11.0%,出口总额171.5美元,同比增长3.6%,2021年1-6月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总额为124.6亿元。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植物提取物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分析:
北美、亚洲和欧洲是全球植物提取物的主要消费市场。根据医保商会数据统计,2020年中国植物提取物出口额排名前十的国家和地区依次为美国、日本、印度、西班牙、韩国、墨西哥、法国、德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其中出口到美国和日本占比非常大,分别占到了25%和9%。
2020年,全球植物提取物市场规模达到了131.65亿美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242.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9.14%。地区层面来看,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年变化较快,2020年,中国植物提取物市场规模达到了3639百万美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7553百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0.54%。中国植物提取物市场规模乃保持10%以上增长,所以这个行业市场还未达到饱和,很有很大的潜在市场。
受制行业标准缺失,我国中药提取物呈粗放发展。近年来,所属的行业协会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积极推动,力促行业规范运行,主要措施包括制定产品质量标准、与海关总署共同合作编写《植物提取物海关编码归类手册》、联合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NSF),共同推出了“植物提取物优质供应商”认证(GEP认证)。随着标准完善,行业将逐步步入规范运行,龙头企业有望受益,未来行业集中度将越来越高行业整体将呈现出强者恒强的局面。
目前我国从事植物提取行业的企业超过2000家,多数企业规模较小,技术及管理水平较低,生产销售的品种少,行业集中度低。
截至2021年我国植物提取物注册企业主要分布于广东、陕西和湖南,该区域植物提取物相关企业数量分别为2974家、1412家和1338家。其次为山东省,分布数量为522家。
我国植物提取物企业大体上可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包括莱茵生物、晨光生物等A股上市公司,技术先进、规模较大、知名度高;第二梯队包括部分新三板挂牌公司,如岳达生物等,有一定知名度、规模持续扩大;第三梯队包括绿色金可、骄王股份等受到业内认可的企业,其余是相对弱势的第四梯队企业。
分析行业代表性企业分布情况,陕西省、湖南省分布上市企业较多,陕西省相关上市企业包括:蓝晓科技、三达膜等植物提取物技术企业,天然谷、岳达生物等植物提取物加工企业;湖南省分布有康隆生物、华康生物等植提加工企业、九典制药、九芝堂等基于自身药品业务布局植提业务的综合性药企。
植物提取物应用领域涵盖医药、保健食品、膳食补充剂、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延展性,市场空间较大。而且,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及生产工艺的改善,新的提取物品种不断涌现,已知提取物新的适用场景也得到不断延伸,植物提取物市场需求空间也将随之扩大。
另外,植物提取物具有天然属性,顺应当今消费者回归自然的理念,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在国内外均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现阶段出台植物提取物相关政策的省份数量较少,多基于区域内特色农产品或产业链优化需求进行相关布局。其中如广西、宁夏、山东等省份基于自身丰富植物资源进行特色植物提取物产业布局 ; 黑龙江基于自身畜牧业发展需求,采用植提技术优化饲料,实现畜牧业绿色发展。
随着国际标准的逐渐完善,植物提取物行业将实现转型,质量控制将成为植物提取物行业的发展趋势。而在植物提取的过程中,高质量的提取设备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工艺设备的改进和方式方法的创新,人类对植物和人体的研究将不断深入,新的符合人体需要的植物成分将不断被发现,植物提取物的产品种类将不断丰富。
由于我国植物提取物市场中,对外出口占据重要的地位,而熟悉国际贸易规则,了解不同地区市场特点均需要一定周期,因此,已经具备多国贸易的经验丰富从业者将凭借先发优势而从中获益。
植物提取物行业研究报告主要分析了植物提取物行业的市场规模、植物提取物市场供需求状况、植物提取物市场竞争状况和植物提取物主要企业经营情况,同时对植物提取物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预测。植物提取物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帮助投资者合理分析行业的市场现状,为投资者进行投资作出行业前景预判,挖掘投资价值,同时提出行业投资策略和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建议。
想要了解更多植物提取物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植物提取物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
2022-2027年中国植物提取物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
植物提取物行业研究报告主要分析了植物提取物行业的市场规模、植物提取物市场供需求状况、植物提取物市场竞争状况和植物提取物主要企业经营情况,同时对植物提取物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预测...
一、医疗废物定义医疗废物属于危险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
“宅经济”曾带火了一众新兴小家电,消费升级下,小家电产品品类更新迭代提速,催生出养生壶、空气炸锅等细分爆款品类...
2023越野汽车行业现状与市场发展前景趋势分析越野汽车行业现状,越野汽车行业前景如何?如今,用户日益增长的越野汽车1...
2023骨科手术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现状分析骨科手术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现状如何?目前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研2...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8年中国城市园林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显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1...
全域旅游是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旅游,是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全域旅游强调把整个区域作为旅游区进行打造,把全域作为...BOYU官方 博鱼BOYU官方 博鱼
访问博鱼boyu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